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
唯有正确的引导和沟通
能让他们走向光明
成为的自己。
美国Lee Academy高级中学(上影校区)荣幸地邀请到黄毓彬主任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健康之爱-青春期人际关系处理“的讲座。
讲师简介
黄毓彬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
国际心理化教育机构研究员
国家二级心理师
高校中级心理师
上海高校心理协会会员
催眠治疗师
儿童游戏治疗师
企业高级EAP讲师
黄毓彬主任自2008年起,系统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导师 赖杞丰)、游戏治疗(导师高淑贞)、沙盘游戏疗法(导师 孙时进)、意向对话技术、短期焦点治疗技术(导师 许维素)、催眠技术(导师 施琪嘉)等,并积极用于临床实践,累计接待个案3000多例,个案时间超过1万小时。
她在儿童、青少年成长和学业指导方面经验丰富。现专注于为成人和儿童提供专业家庭治疗方面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心理服务和培训指导。
壹|互动环节
黄老师首先通过问答环节慢慢融入到学生中,我们的学生Tim和William的回答,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感受。
“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是健康?“
Tim:“吃好,喝好,睡好!” --无节制
William:“饮食各方面都很规律!” --有节制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回答呢?
接下来就是学生们的创作时间,需要用A4画出他们对于“爱”的解析,在他们的眼中什么是爱。
孩子们对于“爱”的创作可谓是花样百出。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和巡视中,最后黄老师选出极具特色的四幅学生作品,与学生们分享其中的奥秘。
贰|分析环节
苏:“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
佛:“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相由心生
大家是否记得苏东坡和佛印的典故,当苏大才子沾沾自喜的时候,反而是体现他较低的境界。
今天黄老师选择的画画方式,是心理学调查中的投射法,相对于问卷调查法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度。
黄老师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创作,总结出学生们目前较为关注,也对自身影响显著的两个问题:友谊和爱情。学生们的想法会不经意的体现在自己的绘画中。
黄老师从画画的风格和位置当中分析创作人的性格和想法。把自己画在中央和角落的不同体现在,一个自我感觉良好和独立,另一个非常的依赖同伴。
叁|理论时间
青春期人际关系处理的三个方法
“表达需求
学会妥协
学会和好”
黄毓彬主任
友谊的三个方面特征:
情感的:提供支持,鼓励
共享的或共同:相似
社交的:消遣,趣味和娱乐的来源
那么友谊的准则又是什么呢?
在需要时提供帮助
尊重朋友的隐私
保持信任
信赖并向彼此倾诉
表现出感情型的支持
对彼此的关系不嫉妒或不批评
对彼此的朋友宽容
会偿还欠帐,报答恩惠或赞扬
青春期的孩子们容易混淆爱情和友情的区别,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何为激情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份,是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何为亲密
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何为承诺
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心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分
最后一个小小的测试能够帮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圈:
1. 你希望自己拥有什么品质?
完成5-10个词语,并按程度进行排序
写出其中一个品质给你带来的好处
2. 你希望你的朋友拥有什么品质?
完成5-10个词语,并按程度进行排序
为什么?
3. 你希望你的异性朋友拥有什么品质?
完成5-10个词语,并按程度进行排序
为什么?
在青年时代,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
感觉是最重要的,
但感觉和现实的差异却是巨大的,
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会因为现实的不同,
做出冲动的行为,
避免严重的后果,
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和对他人的表达,
是需要家长们和老师们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