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深圳市承翰学校(国际课程实验校区) 编辑:佚名
走过大街小巷,穿过人山人海,
在上亿个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中,
我们又能记住几张面庞呢?
而在这些身边的“人物”中,我们又会在意谁呢?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校园文化建设背后**者们的辛勤付出与劳作,并培养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人文组的邱琳雯老师带领G10的学生们进行了一次项目式学习活动——《学校文化生活——记录学校的人与物》,为校园默默无闻的**者献上了一份礼物。
他们是承翰国际CICEC几位平凡的**者,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年。
他们秉着对学校、教育的热爱,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创造了属于承翰国际CICEC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们成长于此,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青春的印记,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也许你并没有注意到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那就跟随着我们的文字来了解一下这些平凡人背后的故事吧!
教与学
撰写访谈稿——活动开始,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了访问的主题及对象。两个班的主题不同,G10A以采访**人员为主,突出人物风貌,G10B以采访学校的功能场馆的管理人员为主,重点了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
围绕访问对象的**性质和内容,每个小组的成员们确定好了访问的基本问题。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最终定稿。
访与录
访谈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面对受访者毫不怯场,有礼貌地交代来由和身份,圆满地进行了访谈活动。
整与撰
整理访谈资料——采访结束后学生们分工合作,整理录音、观看视频和记录的文本,完成了访谈记录,为撰写人物稿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撰写人物速写——以采访过的**人员为写作对象,各小组完成一篇人物速写。最终全班将人物速写合成一篇人物谱,呈现这个群体在守护、传播学校文化方面共有的精神风貌。
制与作
制作海报——学生们在邱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制作海报,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两张人物海报。
制作视频——在采访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专门负责拍照、录像和剪辑的同学。在其他小组成员撰写文字稿件的时候,他们也在辛勤的剪辑视频。
感与想
学生心得: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信息,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体验到了合作共赢的魅力。
通过这一周的忙碌,我对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有了很深刻的反思,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得到了提升。如何同被访者交流,如何表词达意,还有同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有很多的学问。虽然经验不足,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10B 尹紫剑(博物馆小组)
通过这次访谈校园文化建设**者,我真切了解和感受到了正是艺体组、后勤部、ICT部、总务处等部门的相互配合、默默付出,共同构建了校园文化,营造了承翰和谐的校风。
每一位校园文明建设者在提及“如何克服**中的困难”这个问题上都不约而同地回答了与“热爱”有关的答案。在这次PBL学习里,我**的收获就是:一生热爱,步履不停
——10A 郭子怡(教师组)
教师感想:
本次PBL探究活动的初心是希望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一些小组学习的技巧,锻炼合作与沟通能力,提升班级凝聚力,并希望通过采访和撰写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学校背后的文化和默默无闻的**者,**表达感谢,并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
希望他们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学习生活,也希望身处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体会到责任的意义,为他们将来步入大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照片的数量是有限的,
采访的人物是有限的,视频的长短是有限的,
我们愿尽**的努力,用有限的海报彰显他们无限的付出。
用最热忱的心,最真诚的文字
记录和书写承翰国际CICEC每一位默默无闻的**者的精神面貌。
他们只是这个建设、传播、守护校园文化群体中的几位。
因为有他们,才能使承翰的校园文化 1+1趋向于∞
——G10 全体学生
励中国心,做国际人,先从爱自己的校园开始;懂得责任的意义,懂得感恩,先从感激身边的人开始。
——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