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深圳为明学校国际部 编辑:佚名
数学课是什么样子?
是晦涩难懂的定理?
还是枯燥无味的方程?
学了这么多年数学,
不知道数学有什么用?
NO!NO!NO!
在深圳市南山为明学校国际部
数学原来如此有趣!
国际部数学组的彭姣凤JOJO老师
将数学、计算机、经济、艺术等多学科融合
综合实践课程、成长式教学
构成深圳为明国际部特色数学课。
以多彩的上课模式,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形成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度理解生活,
促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今天就带您一起,
走进深圳为明国际部特色数学课!
看国际部如何
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
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奠基。
一、用数学来创造——设计一枚棋子
国际部英澳Y10C班学生在10月底完成了立体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学习,单元测试后,学生迎来了一项设计作业——设计一枚棋子。
JOJO老师要求同学们画出完整的设计图并进行计算,同时完成一篇英语论文。这项作业限时5个课时,95%的同学能在5个课时内完成全部的任务。在第五节课,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出自己的设计,体会自己的设计图变成实物的过程,同学们成就感满满,玩得很开心。
利用学校创客教室的3D打印机,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3D建模并且进行打印,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科技给生活的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校的科创社团,有专业的科技老师教授3D建模,为学生的好奇心种子提供了土壤。而这并没有结束,在艺术老师的支持下,同学们又为这枚棋子进行了“变身”——为棋子涂上色彩,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棋子。这一连环式的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从数学课到科学课,从科学课到艺术课,几何图形的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同学们对立体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收获了创作工艺品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生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埋下了种子。
二、用数学发现生活——函数曲线探究生活中的事物
在11年级学习函数的过程中,JOJO老师为11年级的同学布置了一项数学作业: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用函数曲线来模拟,并进行研究。
英澳12年级的吕笑然Vivo同学以蝴蝶为原型,通过编程计算探究交点、函数曲线对蝴蝶的形状进行了模拟,并且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学科融合——房贷计算器
国际课程重视学生财商的培养,因此在澳高和美高10年级的数学课程中都*括了关于利润的计算。要求10年级的学生掌握资金的现值、未来值、利率和利润之间的计算。而到了11年级,内容进一步加深,需要理解PMT年金函数。因此在11年级的数学课上,JOJO老师结合计算机课、经济课,设计出以下作业:
a. 查询资料,推导房贷计算器公式
b. 编程实现房贷计算器,并且用百度的房贷计算器进行结果检查
如下是学生的作业:
国际部特色数学课程把学生目前在学的其他学科融合使得知识变得丰富有趣。这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不是抽象的,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陪伴学生成长——三角函数系列课程
汪君儒James是为明国际部美高的学生,10年级学Geometry。Geometry这门课程*括了三角函数的课程: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三角形。JOJO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在课堂上详细证明了余弦定理。然后布置作业:上网搜索正弦定理的资料,自己拍视频证明。
在学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三角形后,进行了单元复习的环节。没有采用传统的做题、讲题的模式进行复习,而是要求学生设计解三角形的计算器:
1. 找出这个计算机的需求
2. 画图设计出解三角形计算器的用户交互界面
3. Presentation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如今,11年级的James选择了AP计算机课程。AP计算机课程的核心是JAVA编程。AP计算机课程给James赋能,让他的计算器蓝图开花结果。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会期待每长大一岁,能力就变强一级。
五、一叶知秋——一片叶子的面积计算之旅
卢崇嘉Eric和汪君儒James是同班同学,10年级的Geometry课程*括求平面图形的面积。JOJO老师当时布置的作业是用3种方法估计一片叶子的面积,写一篇Essay。
Eric在11年级学习了微积分课程,对于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更加精确的方法。以下是Eric使用微积分方法,来更加精确地估计叶子的面积。
数学课程的连续性,让学生能够从更多层次来理解所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种玩游戏“过关升级”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