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深圳市承翰学校(国际课程实验校区) 编辑:佚名
党史 · 承翰少年说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挖掘百年党史中蕴藏的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党支部、承翰公益慈善基金会、承翰教育研究院联合发起“党史•承翰少年说”百名青少年微视频讲党史项目。
项目结合“承翰国际CICEC红色情怀主题展馆”,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百年征程中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大成就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子们透过党史这扇窗口,回顾党史百年征程,唤起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强化学子们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主讲人:7B班 王庆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第二日即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伟大抗战精神
—主讲人:7B班 李思妮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重庆谈判
—主讲人:7B班 朱彦祺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一行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行动,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方面企图以“统一政令军令”的名义取消解放区和人民军队。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党中央在谈判中对解放区管辖权限和人民军队缩编等问题作出必要的让步。重庆谈判的结果,是人民力量的一个胜利。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双十协定
—主讲人:8A班 于艺茗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国民党当局口头上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国共双方同意:召开有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出席、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的政治协商会议。尽管共产党作出同意撤退南方八个解放区的部队、大幅缩编人民军队等重大让步,但双方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
全面内战爆发
—主讲人:9A班 周涵璐
1946年 6月 26日,国民党军队在完成内战准备后,以 22万人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其后,国民党军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国民党敢于发动全面内战,很重要的是依恃美国的支持。毛泽东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
战略防御
—主讲人:9A班 关露溦
从1946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粟裕等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接连进行7次作战(苏中战役),歼敌5万余人。淮北战场、晋冀鲁豫定陶战役、晋察冀晋北战役、东北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战役也都传来捷报。这些胜利,振奋了人民军队的士气,顿挫了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锋芒,也取得了主要在内线歼敌的初步经验。
孟良崮战役
—主讲人:9A班 史昀
1947年5月,在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经过两日的浴血战斗,陈毅率军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全歼于孟良崮山区,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对挫败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
五二〇运动
—主讲人:9B班 邬嘉璇
1947年 5月中旬,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高涨。5月 20日,京、沪、苏、杭学生 5000余名走上南京街头,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高呼“反饥饿”“反内战”等口号,遭到反动当局镇压。同一天,北平 7000余名学生也举行了 “反饥饿”“反内战”示威大游行。这就是五二〇运动。
解放战争第二战线形成
—主讲人:9B班 张琳璐
1947年,全国 20多个大中城市中先后有 300余万工人罢工。在农村,广大农民反抗抓丁、征粮和征税。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党适时地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争生存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的广大阵线,使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起来。国民党**在军事战线和政治战线上都打了败仗,已处在全民的*围之中。
挺进大别山
—主讲人:9B班 李元昭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权。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根本原因是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正如刘伯承所说,“我们所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所依靠的是碉堡 ”。
“党史•承翰少年说”将党史主题宣传教育与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合,让青少年成为党史学习的讲述者与传播者。通过易于传播的微视频方式,引导更多青少年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道德滋养。让每一段党史故事汇入百年党史的精神长河之中,也汩汩流入学生心田。
温党史,知党情,下期“党史•承翰少年说”,让我们期待再和承翰学子们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浴血奋战、奠基立业、开创未来的百年历程吧!